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本病的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十分相似,但哺乳仔猪死亡率较低,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相对缓慢,可是使用灭火苗进行免疫接种。1971年首发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陆续发生本病。

病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病毒形态略呈球形,在粪便中的病毒粒子常呈现多形态,平均直径为130nm(9519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状纤突,长1224nm,由核心向四周放射,其间距较大且排列规则,呈皇冠状。病毒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对乙醚氯仿等敏感,一般消毒药都可将其杀灭。

【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其以哺乳仔猪严重。母猪的发病率在15%~90%。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传染。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冬季多发,我国多在12月至次年2月寒冬季节发生。

【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经口人工感染的潜伏期,新生仔猪为1530h,肥育猪为2天,自然感染可能稍长些。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明显,体温正常或稍偏高,表现呕吐、腹泻、脱水、运动僵硬等症状。呕吐多发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呕吐、腹泻的同时患猪伴有精神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症状的轻重与年龄大小有关,年龄越小,症状越重,l周以内的哺乳仔猪常于腹泻后24天内因脱水死亡,病死率约50%。断奶猪、育成猪发病率很高,几乎达100%,但症状较轻,表现精神沉郁,有时食欲不佳、腹泻,可持续47天,逐渐恢复正常。

【病理变化】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小肠。整个小肠肠管扩张,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肠壁弛缓,缺乏弹性,变薄有透明感,肠粘膜绒毛严重萎缩。25%病例胃底粘膜潮红充血,并有粘液覆盖,50%病例见有小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或絮状小片),较大猪(14日龄以上的猪)约10%病例可见有溃疡灶,靠近幽门区可见有较大坏死区。

 

【诊断】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诊断,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染色、人工感染试验方法。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最大的优点是可从粪便中直接检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目前应用也较为广泛。

【防制】本病无特效药治疗,但是通过接种弱毒疫苗能够大大提高猪群对该病的抵抗能力因而通过检测猪群抗体水平是时时掌握猪群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目前用于检测抗体水平的主要方法有血液凝集及酶联免疫法,血液凝集因其操作复杂,反应时间长,受环境干扰强而无法广泛推行。酶联免疫法因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结果准确等特性逐渐被广泛利用。深圳芬德自主研发生物的猪流行性腹泻抗体检测试剂盒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特异性反应原理,结合酶的高效催化能力,能大大提供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而且反应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